首页 / 专场详情
八宝海涛纹大坛城
  • 256.jpg
256

八宝海涛纹大坛城

结拍时间:
成交价 RMB920,000
根据国家文物局有关规定,有"*"的拍品恕不办理出境手续。
图录号 LOT 256
年代 清康熙
名称 八宝海涛纹大坛城
质地 楠木漆金
中文说明 坛城为藏传佛教供养类法器,梵语称曼荼罗,藏语称为“吉廓”。曼荼罗起源于古印度的密宗修法活动,当时人们为了抵御“魔众”入侵,在修密法的场地筑起圆形或方形的土坛,邀请过去、现在、未来诸佛亲临坛上作证,并在坛上绘出他们的图像,由此构成了后世坛城的基本框架。坛城作为象征宇宙世界结构本源,是变化多样的本尊佛及众佛聚居处的模型缩影。此座坛城,楠木质,表面漆金。坛城底基为圆形,侧面上下雕饰一周连珠纹,上部浮雕一圈藏文、中部刻画以兽面纹间隔的佛家八宝纹饰,下部则为一周覆莲瓣纹。顶面雕饰海水波涛,中央设三层方台,下两层雕饰江崖海水,上一层四面金刚杵纹,上承四面透空的佛亭一座。整体雕饰精致细巧,反映出当时宫廷工匠高超的工艺水平,极为罕见。海水波涛的刻画尤为出众,细观则波光粼粼之感跃然其上,其“天涯海角”的纹饰表达,不但表现出了坛城微缩世界的哲学观感,又是藏传佛教的教义与中原世界观的结合。清代皇帝除了本身修习密法外,亦极为重视处理西藏地区事务,尤以乾隆为甚,曾特颁发金贲巴瓶以确立达赖和班禅活佛转世程序,即“金瓶掣签”制度。此外,还命宫廷造办处制作了各种法器以备修行或颁赏西藏寺院,今故宫博物院雨花阁内,还有三座掐丝珐琅坛城。此作品法度严正,漆金明亮,纹饰工细,应出自宫廷造办处。
参阅 参阅:巴黎吉美博物馆藏 18世纪 坛城青海省博物馆藏大坛城
尺寸CM 160 cm Lenght
估价 800000-1000000
成交价(¥) 9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