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
文殊菩萨
结拍时间:
成交价 RMB368,000
根据国家文物局有关规定,有"*"的拍品恕不办理出境手续。
| 图录号 | LOT 230 |
| 年代 | 十八世纪 |
| 名称 | 文殊菩萨 |
| 质地 | 铜鎏金 |
| 中文说明 | 此尊造像为清早期扎纳巴扎尔风格造像,铜质精炼,鎏金明亮饱满,时代风格极为明显。菩萨的髪髻染为蓝色,髻珠突显,束髪高耸,头戴五叶宝冠,大耳垂珰。脸型方圆,眉间白毫,眉目清丽,鼻高且鼻翼较窄小,嘴型小巧,容貌青春靓丽,文殊菩萨塑造的如同年轻的王子。身体略向右倾,头亦往左下方微垂,现极富动感的三弯体态,优雅、柔韧;肩宽腰束,袒上身,胸前连珠项饰下垂伞状花叶型璎珞,下身着长裙,衣着纹饰简单,仅在边缘錾刻卷草装饰。结跏趺坐的双腿间刻意露出裙角,宛如倒置开张的扇面,其放射性的线条具高度装饰性,此处为扎纳巴扎尔的风格特征,有别于其他清代宫廷程序化造像。此尊左手持莲花茎,莲花上托经书,右手上扬持剑,正是智慧非凡的文殊菩萨的特征。其下上下仰覆莲式半月形莲座,浅束腰,莲瓣尖部微翘,这种样式来自于帕拉风格,然而底座整体较高,佛像封底上的十字金刚杵图案,泥金的处理,为扎纳巴扎尔典型的底座。整尊造像兼容并蓄了帕拉王朝艺术风格的凛然气势,尼泊尔艺术追求人体自然的和谐,同时融合满、蒙草原民族的肌体,可谓既崇尚写实自然的身体,又重视神性的表现。格鲁派的上师、本尊、护法都是文殊菩萨。所以格鲁派又称“文殊之教”。文殊菩萨也称“曼殊室利”,是梵文manjusri的音译,意译“妙德”和“妙吉祥”。在佛教诸菩萨中,文殊菩萨是一位极为特别的尊神,是佛部地位最高的菩萨,位居各大菩萨之首,即佛的法子,代表佛的智慧。藏传佛教认为,佛教修学的主要宗旨是断烦恼、证菩提,而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方法就是修智慧,文殊菩萨左手持般若经,右手持智慧剑,所谓般若经代表的正是佛教正确的思想和智慧,而右手的智慧剑则代表以佛教的理论和智慧的强大力量对错误的、愚昧的思想予以斩断清除。 |
| 参阅 | 参阅:首都博物馆藏 文殊菩萨 |
| 尺寸CM | 21.1 cm Height |
| 估价 | 120000-200000 |
| 成交价(¥) | 368,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