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2
清乾隆 仿官釉穿带琮式瓶
结拍时间:
成交价 RMB92,000
根据国家文物局有关规定,有"*"的拍品恕不办理出境手续。
图录号 | LOT 352 |
年代 | 清乾隆 |
名称 | 清乾隆 仿官釉穿带琮式瓶 |
款识 | “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
中文说明 | 本品为仿古造型,作琮状,拍品通体施仿官釉,釉面温润如玉,汲取了宋瓷的特征。其器身为方形,圆足,象征天圆地方;瓶身以八卦纹和穿带纹装饰,此件拍品瓶身一侧上方有两组对称的象鼻穿眼,穿眼内缘的积釉在出窑后曾予打磨修整,以确保通畅,这两组象鼻穿眼和圈足两侧的方形孔洞,应为穿绑绶带固定之用,线条挺括。底部正中书青花“大清乾隆年制”篆书方章款,为典型乾隆早期“唐窑”款识。 琮式瓶最早出现于南宋,仿自上古玉琮造型,以南宋官窑和龙泉窑制品最为知名。清乾隆朝盛行摹古之风,唐英《陶成记事碑记》所记“仿铁骨大观釉”、“仿铜骨鱼子纹汝釉”等等即是证明,极力仿制宋代制瓷艺术风格与美学高度。宋代艺术风格的形成,与当时风行的美学思潮是分不开的。宋代艺术追奉的创作原则是“台于天造,厌于人意”,追求的最佳境界是“天工与清新”,甚至皇家御苑也“皆仿江浙白屋,不施五彩”。基于此,在乾隆皇帝与其倡导的仿古美学影响下,当时景德镇御窑厂在遍临宋代名窑瓷器之后,尝试将古韵今意融于一体,仅借鉴宋瓷某一特点而加以变化,创烧了一些新品种。 |
参阅 | 《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颜色釉》,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页209,图188 《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御窑瓷器·卷一(下册)》,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页346,图159<br>《中国名陶展》,日本广播电视网,1992年,页116,图128 北京中汉,2017年5月21日,编号19,成交价RMB 862,500 |
尺寸CM | 23 cm Height |
估价 | 80000-120000 |
成交价(¥) | 92,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