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0
国朝诸家诗札集册
结拍时间:
成交价 RMB
根据国家文物局有关规定,有"*"的拍品恕不办理出境手续。
图录号 | LOT 460 |
名称 | 国朝诸家诗札集册 |
来源 | 金 农、翁方纲、吴 襄等 |
中文说明 | 册页(十二开) 水墨纸本 款识:(一)(文略)九华叟吴襄。 钤印:吴襄之印(白文)、七十二翁(白文)、悬水(朱文)、晚香(白文) (二)(文略)读汉书之四,录请学斋老先生正之。癸丑夏五,元和弟徐葆光。 钤印:徐葆光(白文)、亮直(白文)、辛亥(朱文)、韵同(朱文) (三)(文略)汤右曾。 钤印:汤右曾(白文)、西崖(朱文) (四)(文略)奉送宜亭老父台先生荣任求郢正。匠门弟大受。 钤印:张大受印(白文)、拙斋(朱文) (五)(文略)旧咏二首录呈龙泓主人教正,金农具稿。 钤印:金吉金印(白文) (六)(文略)辛丑(1781)十月,弟方纲小草。 钤印:苏斋(朱文)、半醒生(朱文) (七)(文略)甘亭彭兆荪初稿。 钤印:彭兆荪印 (白文)、甘亭(朱文) (八)(文略)次风年大兄正之。勾山弟兆仑初稿。 钤印:兆仑(朱文联珠) 金农扎上款人:丁敬(1695-1765),字敬身,号砚林,又有钝丁、清梦生、梅农、丁居士、玩茶翁、龙泓山人、砚林外史、胜怠老人、孤云石叟、独游杖者等别号。浙江杭州人。好金石碑版,工书能诗,精于鉴赏,收藏颇丰。善切刀治印,印风苍劲质朴,后人推为“浙派”开创者,“西泠八家”第一人。着有《武林金石录》、《龙泓山馆诗钞》、《砚林集拾遗》、《龙泓山人印谱》等。 作者简介:翁方纲(1733-1818),清代书法家、文学家、金石学家。字正三,号覃溪,晚号苏斋,直隶大兴(今属北京)人。官至内阁大学士。善赏鉴,对著名碑帖考证题跋甚多。与同时的刘墉、梁同书、王文治齐名,并称“翁刘梁王”。亦有以其与刘墉、成亲王永瑆、铁保并称“翁刘成铁”者。 金农,浙江仁和或钱塘(今杭州)人,久居扬州。字寿门、司农、吉金,号冬心,又号稽留山民、曲江外史、昔耶居士等。金农是扬州八怪的核心人物。 吴襄(1661-1735),字七云,号悬水,清代青阳县(今九华山)人。康熙五十二年(1713)进士,授翰林院编修,雍正十三年病逝,谥号“文简”公。 徐葆光(1671-1723),中国清朝政治人物。字亮直,号澄齐,别号二友老人,江苏长洲(今苏州市)人。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进士,授官翰林院编修,史称“葆光才品为馆阁冠”。 汤右曾(1656-1722)字西涯,仁和(今杭州)人。康熙二十七年(1688)进士,官吏部侍郎,以逸笔写山水,着墨无多,舒展自查初白(慎行)有诗称之。 工行楷,遒媚似苏轼。诗与朱彝尊齐名。 张大受(约公元1711年前后在世),字日容,江苏长洲人。生卒年均不详,生有异才,通经史百家。少从学于朱彝尊,为彝尊、汪琬所重。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清史列传》行于世。 彭兆荪(1769-1821),清代诗人。字湘涵,又字甘亭,晚号忏摩居士。镇洋(今江苏太仓)人。有文名,中举后屡试不第。 陈兆仑(1700-1771)字星斋,号句山,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清朝官吏。自幼聪慧好学,7岁就拜师习文,15岁时读完十三经,旁涉子史,因此以学识广博、记忆力强闻名于时。雍正八年(1730)进士,福建即用知县。 |
尺寸CM | 尺寸不一 |
估价 | 150,000-180,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