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场详情
十五至十六世纪 阿弥陀佛
  • 34.jpg
34

十五至十六世纪 阿弥陀佛

结拍时间:
成交价 RMB未成交
根据国家文物局有关规定,有"*"的拍品恕不办理出境手续。
图录号 LOT 34
年代 十五至十六世纪
名称 十五至十六世纪 阿弥陀佛
来源 瑞士私人藏家旧藏,1993年购得
出版 喜马拉雅艺术资源网,编号:25114
中文说明 本拍品处于保税状态,详情请参阅《保税拍品竞买特别提示》
阿弥陀(梵语Amitābha),又名无量佛、无量光佛、无量寿佛。阿弥陀佛
为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在密教中则是象征其教主大日如来法身的妙观察
智,故又名“甘露王”。大乘佛教诸宗多以阿弥陀佛的净土为归,净土宗以
专心信愿念阿弥陀佛为其主要特色。
这尊造像为藏传佛教中的阿弥陀佛形象,其肉髻高隆,宝珠顶严,螺法规
整,大耳垂肩。面庞圆润,额头宽广,双眉弯曲细长,双目微闭俯视前方,
两颊丰润,小口微抿。明眉间有白毫,脖颈处有三道蚕节纹,这是佛陀异于
常人的特征。佛陀身姿挺拔,宽肩厚胸,掌心刻画法轮,手指脚趾灵动而自
然。身着袒右式袈裟,下着长裙,衣纹自然流畅,下摆平铺于莲台之上。服
饰极为华美,身着福田格袈裟,寓意广种福田。衣服上錾刻精美的图案,衣
边以鱼子纹打底,刻画缠枝花卉,花卉中央以吉祥八宝和七政宝装饰。左肩
系带制作的十分精美,下身长裙系带于胸前打结,裙边有稻粒纹,前方两腿
腿面上袈裟格子内的花卉承托梵文种子字。佛陀身后袈裟的格子内,由上到
下,分别有法轮、摩尼宝以及大臣宝图案。造像主体和下方的莲台分体铸
造,莲瓣饱满挺拔,瓣端饰草头纹,上缘有细密的连珠,下方圈足两边以连
珠为饰,中间刻画卷草纹。从艺术风格上来看,这尊造像符合近年确定的索南坚赞风格。2018年3月纽约邦瀚斯拍卖中,一尊十一面千手观音像,其莲
台上方台面边缘有一圈藏文题记,明确说明此像出自索南坚赞之手。铭文中
还提到此像由仁蚌巴家族的第三代王诺布桑波和贝桑亲兄弟二人资助,由此
可将此像的制作年代定在1435年以前。这兄弟二人是著名的萨迦派上师迅奴
嘉确的弟子,而迅奴嘉确又是宗喀巴大师的亲传弟子。据杰夫瓦特先生的研
究,这尊十一面观音应为日喀则附近的降钦曲德寺所造,此寺最初为萨迦派
寺庙,后改宗格鲁派,由五世达赖喇嘛更名为强巴林寺。关于索南坚赞,到
目前为止,我们所知的信息十分有限,只能大致推测,他在15世纪前半叶,
活跃于后藏的日喀则地区。
索南坚赞造像的主要特征有,以红铜铸造,鎏金亮丽;造型优美、比例匀
称;宝冠服饰等处镶嵌绿松石,打磨细腻精美;莲瓣秀长饱满,上下对称分
布,瓣端饰以草头纹;采用包底法封藏。这些特征,在这尊精美的阿弥陀佛
造像上都有鲜明的体现。
整尊造像体量高大,表面打磨精细,鎏金亮丽,保存完好。类似的作品可参
阅苏富比早年拍出的一尊,但相比而言,中汉推出的这尊有原配底座,更加
完整,体量更大。两者都属于索南坚赞风格造像的的精品之作。这尊精美的
阿弥陀佛像曾是瑞士私人旧藏,著录于喜马拉雅艺术资源网,有着很好的来
源。
尺寸CM 41.5 cm Height
估价 2800000-3500000
成交价(¥) 未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