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场详情
塔式佛龛
  • 226.jpg
  • 226-1.jpg
226

塔式佛龛

结拍时间:
成交价 RMB1,955,000
根据国家文物局有关规定,有"*"的拍品恕不办理出境手续。
图录号 LOT 226
年代 北魏
名称 塔式佛龛
尺寸CM 23.3 cm Height(佛龛); 27.3 cm Height(连座)
估价 1,900,000-3,000,000
成交价(¥) 1,955,000
备注说明 产地/风格:中原 材质:铜鎏金 出版:《中国艺术》,东亚艺术协会、柏林普鲁士艺术学院,1929年,页114,图244 展览:中国艺术展,东亚艺术协会和柏林普鲁士艺术学院,1929年1月12日至4月2日,编号244 参阅:青州博物馆藏东魏贴金彩绘佛菩萨三尊像背屏式造像,高135厘米。 麦积山石窟第133窟10号造像碑,碑高156厘米、宽76厘米、厚9厘米。 说明:馨志忠诚 妙镂金颜 -北魏铜鎏金塔式佛龛造像赏析 此件塔式佛龛结构精巧、造型复杂、人物形象众多,宗教内涵极为丰富;且此件作品传承有序,是北魏时期佛教艺术的重要遗存,具有重要的宗教、文化和历史价值。 细看这件作品,外形呈塔的形状。塔刹顶端有摩尼宝、五级相轮,相轮呈莲花形状;塔刹下方有须弥座,上方四角起三角形花叶。这类花叶,又有“受花”或“请花”、“山花蕉叶”等名称。所谓“受花”或有承受、承托之意。下方为圆形覆钵,覆钵上方饰宽阔圆润的莲花瓣。再往下是楼阁式的塔身,从外面看为长方形,塔身上部两侧亦有如意形受花。塔龛之内,从下到上分三层,镂雕佛、菩萨、弟子、飞天等形象。 这件佛塔塔刹以下部分,原应还有一半,其与现有的部分合成一个长方体的塔身和半球形的覆钵。另一半与现有部分以铰链相连,可随意开合。使用的时候打开,即可对境观想其中的佛国世界。不用的时候,两部分合在一起,即可以作为一个完整的佛塔来供奉。结构设计之繁复精巧,令人叹为观止。 其整体形象,在山东青州龙兴寺遗址出土的一尊背屏式造像中,能看到其全貌。这尊东魏一佛二菩萨造像(参阅1)背屏的顶部,有一对飞天托举佛塔,佛塔周围丝带环绕,精致华美。这座佛塔即与本拍品的造型结构如出一辙,这也说明,这种佛塔的制式一直延续到东魏。除此之外,在北魏时期的造像背光上,以及石窟寺(如云岗石窟,第11窟,东壁第3层中部)和壁画中都能见到这种形制的佛塔。 塔龛之内,从下到上分三层。第一层中央开尖楣圆拱龛,龛内雕释迦、多宝二佛并坐,二佛皆右手结禅定印,左手结与愿印。只是右侧佛像禅定印的右手所放位置较高。龛门立柱旁,虔诚恭敬地侍立二弟子,其一双手笼于袖中,另一位双手合十施礼敬印。门外,左右各有一位菩萨站立于莲花座上,双手于胸前结印;上方门楣左右,各有一飞天,其双腿向后勾起,手中持宝物,一手置于胸前,一手伸向前方与头平齐。整个身体呈V字形,身姿轻盈、衣袂飘飘、充满动感。 第二层中央开盝顶帷幕龛,龛内浮雕一佛二菩萨,主尊释迦牟尼佛结跏趺坐端坐,左手施与愿印、右手施无畏印;其左右各有一胁侍菩萨,左侧菩萨双手捧钵,右侧菩萨双手合十,二者皆具头光。龛外立二弟子,双手置于腹前,或捧钵、或持物;上方龛顶左右亦有两位“V”字形、身姿婀娜的飞天。 第三层,中央主尊缺失,但根据同时期的其它石窟寺、造像碑可推测主尊原本应为交脚弥勒。主尊两侧二菩萨面对面站立,表情慈祥庄严,双手于身前持物或捧钵。 我们可将塔龛上佛菩萨的组合题材与麦积山石窟第133窟10号造像碑上的图像相比较(参阅2)。该造像碑正面,正中三个较大龛内刻释迦牟尼、弥勒菩萨以及释迦、多宝二佛并坐,周围雕刻佛教故事。正中三龛与此拍品,不仅造像题材一致,而佛龛的造像也基本一致。表明他们制作于同一时期,表现相同的宗教思想。 北魏时期盛行法华信仰,流行的造像题材来源于《法华经》《佛说观佛三昧海经》等大乘经典,麦积山石窟中也多释迦、释迦多宝、弥勒这种组合题材。但这种组合题材在印度、中亚地区不曾见到,多见于内地石窟和金石造像中,目前最早见于西秦建弘元年(420年)开凿的炳灵寺石窟169窟。 北魏时期佛教注重禅学,禅观思想流行。为修习“禅定三昧”,在石窟及金石造像中广造释迦、释迦多宝、弥勒题材。《佛说观佛三昧海经·观四威仪品》云“佛灭度后,如我所说观佛影者,是名真观如来坐,观如来坐者,如见佛身等无有异,除百千劫生死之罪,若不能观,当人塔观一切坐像,见坐像已忏悔障罪,此人观相因缘功德。弥勒出世,见弥勒佛初始坐于龙华树下,结跏趺坐,见已欢喜,三种菩提随愿觉了。”这件塔式佛龛即为观禅所用。 这件塔式佛龛从艺术风格上看,属于北魏晚期的作品。第一层、第二层龛内主尊,身形挺拔健壮,脸型呈长方形,已摆脱了孝文帝时期的“秀骨清像”风格。释迦、多宝二佛身着简洁的袒右式袈裟,这种袈裟样式明显与北魏早期太和样式不同。第二层主尊释迦牟尼佛内着僧祗支,腰前系带,外着双领下垂褒衣博带式袈裟,右侧衣襟敷搭于左前臂,露右足,衣裾悬垂于座。此种造像风格受到来自龙门石窟造像的影响。这件作品在雕刻技法上继承了北魏前期的平直刀法,圆雕、浮雕、透雕和线刻相结合。层次分明,结构清晰,达到了高超的艺术水准,是北魏晚期铜鎏金造像中罕见杰作。 尤为重要的是,这件作品曾参与1929年在德国柏林举的《中国艺术展》。该展览由东亚艺术协会和柏林普鲁士艺术学院共同主办,展期为1929年1月12日至4月2日。这件作品著录于当时出版的展览图录中,编号244。此次展览举办时间早,展品精良上乘,学术地位极高,在其中我们能看到许多我们熟悉的名品佳作。据介绍这是“欧洲第一次关于中国文化最为全面的展览”,比1935年伦敦“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更具开创意义。(陈为 撰文) 参阅文献:龙忠,《麦积山石窟 133窟1 0 号造像碑研究》《文博》,201 7年第 4期。